《独行月球》幕后制作:金刚鼠5000多万根毛发真实还原
来源:
奇酷教育 发表于:
《独行月球》幕后制作:金刚鼠5000多万根毛发真实还原
如果有谁问我近期有什么好看的电影,“含腾量”100%的《独行月球》必须一票当选。
《独行月球》是由张吃鱼执导,沈腾、马丽主演的科幻喜剧片,改编自韩国漫画家赵石创作的同名漫画。
该片讲述了人类为抵御小行星的撞击,拯救地球,在月球部署了月盾计划。陨石提前来袭,全员紧急撤离时,维修工独孤月因为意外,错过了领队马蓝星的撤离通知,一个人落在了月球。不料月盾计划失败,独孤月成为了“宇宙最后的人类”,开始了他在月球上破罐子破摔的生活。
诚如沈腾所说,开心麻花以前没拍过这样的大片。我们熟知的开心麻花电影,都是2D喜剧片,像《独行月球》这样,含有大量科幻剧情和视效设计的大片,几乎没有看到过,这,是一个全新的尝试。
张吃鱼导演也说“这是一个跨界挑战,我们需要学习和创造的东西有很多。”
01
科幻与喜剧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
科幻与喜剧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这需要最严苛的电影工业化支持。
自带喜剧bug的腾叔,看到《独行月球》片场的第一眼就说“终于知道这钱都花哪儿去了”。
电影中的月盾基地是难度最大的场景,很多科幻片都没有这么大的实景太空基地。注意!是实景!
月盾基地实景搭建
众所周知,很多科幻电影中的场景都是模型、特效、渲染等多种数字手段合成,一是节约成本,二是能完成现实无法达到的效果。
月盾基地的实景面积有6000平方米,里面设计了大大小小23个功能区。为了质感更好,使用了大量的金属制作,小的雕刻件到处都是,用了很多很多的3D打印机和金属雕刻机,雕刻一块铝板可能需要20多个小时。
月盾基地实景搭建
为了能够达到完美的效果,很多东西都是不惜成本的。我们在影片中看到的登月舱,真的是拿航空铝(航空铝材的主要材质除了有铝之外还增加了镁,是一种铝合金的金属,也是航空事业发展的一种副产品,它是由科学院的院士研发而成的)制作。
使用航空铝制作的登月舱
所有的戏份都尽可能的去搭建实景,制作团队在东方影都一共用了15个棚,置景总面积超过41000平方米。
“真实”是制作团队想要追求的尽善尽美,也是向观众传递的满心诚意。电影中的月球表面是先雕塑出陨石坑的造型,再去上面撒月尘。因为月尘纯天然的矿物石,要有一些金属的质感,碳粉是达不到要求的,最后剧组用了200吨石头磨成了沙子,做成了月面。
图1-2雕塑陨石坑,图3-4撒月尘
《独行月球》石头磨粉制作月尘
这部电影是传统的预览和分镜无法承载的。为了保证月面广袤和丰富的视角,制作团队把整个月面放到虚拟引擎的环境下进行渲染,这应该也是国内首部使用UE5(测试版)制作的电影特效。
《独行月球》使用UE5(测试版)渲染
为了让UE5(测试版)与电影制作的适配度更高,制作团队还开发了相关工具并对系统做了升级。
02
“刚子,哥带你回家!”
影片中最让你记忆深刻的是哪位主角?
那肯定是金刚鼠“刚子”啊!“全球顶流”!男主独孤月都得往后稍稍,屈居“全球次顶流”。
《独行月球》金刚鼠
金刚鼠的制作堪称“本土最难”数字生物。生物制作流程包括正确的骨骼、正确的肌肉分布,为了还原真真实袋鼠全身的动作和表情,制作团队共用了1331个目标体去实现,工作量是之前国内最难的生物特效的两倍左右。
金刚鼠表情渲染
袋鼠的毛发效果也迭代了多次,不断去修改材质和光线追踪参数,最终给金刚鼠做了大约五千万根毛发。五千万根毛发是什么概念?成人大约有10万根,与袋鼠发量相差500倍之多。毛发的制作不只是皮肤上的一层,而是会精细到肌肉、毛孔的走向、以及毛发的运动轨迹。
还有袋鼠的呼吸感、眼神里是不是有戏,都是在特写镜头的时候,你才能看的真真切切。
为了达到这种写实的效果,金刚鼠的制作量是非常庞大的。光用渲染袋鼠的特写镜头来看,它的每一帧都需要花费20个小时来渲染完成。为了按时并保质保量的完全特效制作,全片加起来有600多人参与了视效镜头的制作。
金刚鼠动作渲染
我们制作的特效电影,大概每个三年就会经历一次整体的迭代升级,他不光是技术更新,更多的是流程管理的更新,所以独行月球就是我们目前最新升级的一代。
张吃鱼导演说“这个项目靠我一个人是不可能完成的,从最早的各个主创去创作这个世界,到最后拍摄,几百个人一起实践,恰恰是因为我不是独行的,所以才能创造出这个《独行月球》。”
有人说《独行月球》是中国视效电影的一大飞跃,希望未来能看到越来越多的我们本土的科幻巨作,希望有更多的人才加入影视行业,创造出更多的优秀作品,走向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