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问量超250万次!这份河南“救援文档”的创建者,找到了
来源:
奇酷教育 发表于:
访问量超250万次!这份河南“救援文档”的创建者,找到了!
文档创建
第1个小时
录入、核实求助信息
第3个小时
求助者越来越多
第6个小时
首个“成功救援”出现
……
近日
一份河南暴雨
“待救援人员信息”文档刷屏
文档自7月21日21点创建
24小时之内
已经被大家更新至第270多版
访问量已达250多万次
文档创建者名叫李睿
是一名河南籍大学生
她说,当时看到河南汛情
想为家乡做点事
就和30多名同学整理了这份文档
有同学核实救援信息
有同学联系被困和救援人员
后来
参与编辑、维护文档的人越来越多
求助需求、救援信息在不断增加
还有个人和商户
填写进自发提供的避险地点
也有医生
填写了自发组织的线上问诊群
……
在这一天的时间里
通过这份文档
一位发高烧的女生、
一位84岁的老人被成功救援
被困一天没喝水的小宝宝得到了救助
一位被困几小时待产的孕妇
被送到了医院
……
文档中“已成功救援”的批注越来越多
从空白文档到填满救援信息
字里行间
蕴含着爱与希望
一个救命文档的24小时看哭了无数网友,而文档的创建者Manto也由于失联了一晚,牵动了无数人的心。
(今天一大早,manto就出现在评论区,给大家报了平安)
当我们看到评论联系上manto时,她有些不好意思。因为自己实在是太累了,又看到有很多比自己专业的志愿者们把文档管理的很好,就眯了一会儿,结果害大家担心了。
其实,当她凌晨3点被蚊子咬醒,拿起手机,看到自己的微信群全部炸了、大家都在找她的那一刻,她扑到妈妈怀里哭了很久。
毕竟,她还只是个刚21岁的大学生。
那些一开始就和她一起创建这个文档的同学们,也不过是一群99、00后的年轻人。
按下“新建”按钮的时候,他们也并没有预料到,这个救命文档会度过这样的24小时——
触发
Manto是一名上海财经大学金融学院的河南籍学生。20日晚,看到网上的各种求救信息,救援力量供不应求,她整个“心态崩了”:
“在网上看到各种互助的话题,还有各种视频,心态就崩了。觉得信息的收集量特别庞大,但是可实现度不是很强,而且救援队伍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所有东西都特别混乱,就想能不能做点什么。”
于是,她发了一条朋友圈,提出了自己的想法——需要迅速整理网上的各种求救信息、联系求救人员并搜集新的救援联系方式。
至于为什么这样“爱管闲事”,manto非常憧憬地说起一位学姐:
“之前有一个学姐,被评为‘十佳女大学生’。她疫情期间创立了一个线上活动,帮助了很多的人。
受她的启发,觉得是不是在灾情里也可以做类似的事情,利用网络的力量去收集信息。想到了,就这么干了。我当过很多志愿者,疫情的时候还线上给人补课,就是兴趣爱好比较多,喜欢做事。”
而选择腾讯文档,是因为manto学校里收集信息常用,在这种需要多人实时处理和编辑的场合,比起一个表格需要下载了填了再上传,manto一下子就想到了它。
集结
一开始,manto把召集令发进了自己的初高中同学群,毕竟都是河南孩子。
很快,头几个来私戳manto的同学出现了:工科男孩小黎,初中+高中一脉相承的好友小萌,还有初中时的班长宗淼。
四个年轻人一拍即合:manto拉起表格,小萌拉进来自己会程序的同学、和小黎一起处理各个平台庞杂的数据。而班长真的就是班长,接下来的好几个群都有他维持秩序、制定规则、整合转发消息的身影。
紧接着,第一个“河南暴雨远程救援小分队”建立了。
32个成员,有manto河南的初高中同学、上海的大学同班、工作实习认识的同事......响应号召的同学迅速分工,你收集信息,我去打电话,他联系志愿者中心,成为一座小型的信息中转站。
“其实后面还有很多同学想帮忙,但是怕人太多了,一起编辑太复杂,就只好控制在30人左右,实际上一直还有人在私戳我想加入,我都说请他们去用别的方式来援助。”
而在manto热火朝天调动资源的时候,家里其实没有人知道她在做什么,就看到她在不断打电话,妈妈便在一旁不停催她吃饭睡觉。
manto当时很急地说:“我这是在帮别人、可以救人的”。
妈妈生气地回答:“那你也要吃饭睡觉,你自己健康了,你才好去救别人。”
这对母女居然因为爱小小吵了一架。
运转
一开始,manto想的其实挺简单。
“能不能先将网上的信息统计下来,先核实是不是有得到救援,然后没有得到救援的,分为强中弱这样紧急程度的等级,再找人救援呢?”
而当manto把群码和文档分享出去之后,涌进来的人和消息让同学们深深感到——“hold不住了”。
于是,她赶紧联系了专业的救援团体以及其他志愿者们,共同对文档进行管理。
昨天的文章评论里,就有一位参与文档维护的救援组织工作人员:
事实上,在这场一个文档引发的线上救援中,同时运转的群有很多个:
比如“待救援or信息同步群” ,通过微信、朋友圈等平台,许多人通过同学们分享的群二维码进群发布求救信息,或者主动从网上转发信息进来,现在1号群早已满员,2号群开始也在高速运转:
再比如“线下志愿者→救援人员匹配群”,manto跟志愿者和救援团队取得联系后,会在这个群里去按照地区发布人们的求救信息,希望志愿者们和救援人员在保证自身安全的前提下,就近展开救援;
“河南暴雨远程救援小分队”则持续发挥中转站的作用,收集实时新增的求助需求,通过打电话、私信等各种方式进行联系与核实,编辑整理进文档,然后将文档信息发到志愿者和救援人员的群里。
不是一切都顺利。
manto在给一个救援队叔叔打电话的时候了解到,有一个凌晨两三点提交的需求里,写着是两位老人需要救助。但后面再去找的时候,就只找到了一位,后面也没有更加确切的消息了。
说到这里,manto在电话里哽咽了。
但同学们的努力也有得到回报:
20号晚上十点多的时候,manto尝试给表格里一个一直联系不上的人又打了几个电话。虽然没接通,但是随后她收到一条短信说:
“已经安全到家了,谢谢你们。”
截至目前,表格里大多数人的信息都已经核实,有的已经被救助,有的还在等待救援、救援队们正在路上。
生长
过去两天里,这个救命文档,已经逐渐成为一个和manto的预想完全不同的全新生物。
表格内,新子表、新功能不断出现。
比如,在半夜出现的“可支援”表格,也就是后面成长为“避险地区”的关键功能;再比如,凌晨三点给人带来希望的“官方救援队信息”、“民间救援队信息”表;还有后面给郑州人夜里一盏灯的“可充电地点”。
还有一个相当厉害的“医疗信息表”,从一开始的自救知识科普,进化成提供十余种危急情况处理方案(包括怎么在家生孩子)、并且有专业医生提供医疗咨询服务的“线上卫生站”。
而不需要manto说什么,许多“哥哥”“姐姐”自发通宵对文档进行维护、调整格式,对信息进行分类、筛选、并主动核实。有许多电话一出现在表格里,manto和同学们还没打过去,就已经有了“已核实”的标签。
而且,他们如果在编辑表格时看到有情况危急的孕妇、或者是附近受困的人,有条件的会直接把他们接到自己家里安置。
这些都不是manto或任何一个人提出的“要求”。没有人知道屏幕对面的另一个人会怎么做,但大家都选择去倾注最大的信任与善意。
“现在医疗、物资、临时休息的地点的各种功能,都不是我们自己找的,是大家自发去慢慢补充。我们的群被发到了很多地方,就有各行各业的人过来,去想现在需要什么。根本就不能用一个数字去具体描述有多少人参与了,因为不断有新的人在加入,这是一个所有人的力量做到的事情。”
未来
现在,这张表格已经更名为“河南暴雨线上综合信息服务平台”。
它拥有了英文版的首页、更加清晰的跳转目录、还增加了心理辅导和支援模块,为暴雨仍然严重的新乡新增了特别版块。救助需求和避险场所、物资援助也还在增加。
而manto和她的同学们,则退到背后,帮助更加专业的志愿者和救援组织们更好地利用这个平台、救助更多的人。
后记:采访快结束时,我们问manto以后想做点什么。她的回答是:
”我想当互联网产品经理。互联网是真的可以用最高效的方式去解决很多问题。我希望,我能做出真的对大家有帮助的产品、真的可以让这个世界变得更好的产品。以后我能够去互联网行业工作的话,想看看人口老龄化、教育、农村等方面的问题,有没有什么解决办法。”
manto,祝你梦想成真。